武娜本報記者郝凌峰
“今年的線椒收成怎樣?現在的市場行情怎樣?”日前,在河北省任縣華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,一位“客人”問道。
“青椒8毛多,一等紅椒1塊多,普通紅椒9毛多,年均畝產5000斤不成問題?!惫矩撠熑巳紊倮椎幕卮鸬讱馐?。
近日,任縣1萬畝線椒正式進入采摘期,該縣華雷線椒種植基地迎來了一位特殊的“客人”,這位“客人”不是收購商,而是該縣縣委書記李海林。
一棵小線椒為何能引來縣委書記的關注?這還要從任少雷的“南椒北移”種植實驗開始說起。
任少雷是任縣大屯鄉朱屯村人,2003年從部隊退伍轉業,在外地干過家具、電動車等行業,生意也都還不錯?!坝幸淮胃笥岩黄鸪燥?,朋友說線椒比普通辣椒要好吃得多,于是我就開始關注線椒?!比紊倮渍f,他先后去了四川、云南、貴州等地調研、考察,發現線椒的市場供應缺口很大,就有了“南椒北移”的想法。
線椒原本生在南方,能否適應北方的生長環境?“經過一年的調研,我發現本地的土壤、溫度也適合種植線椒,而且線椒管理技術比較簡單,把握好幾個生長關鍵期的管理就可以?!比紊倮渍f。
然而,“南椒北移”的嘗試并非一帆風順。任少雷說,如果從四川引進秧苗,采摘后再將線椒運往四川銷售,不僅運輸成本高,還要承擔秧苗和線椒變質的風險。于是,他先在壽光、威縣、南和等地建了5個育苗基地,又引進了線椒初加工設備,可以將線椒加工成辣椒醬,密封保存再銷售。接下來,任少雷的任務就是發展種植戶,擴大種植面積。
能不能種好管好?能不能掙錢?種植戶疑慮重重。為了消除農民的顧慮,任少雷成立了任縣華雷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,采取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為農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,并實行保底價格回收,讓農民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2017年,任少雷帶領朱屯村及周邊村村民發展種植了2000畝線椒,經過一年試種,“南椒北移”實驗成功,他還發明了“牛奶線椒”管理法,長出的線椒品相好、營養價值高,價格高出普通線椒兩毛錢,產品供不應求。
“去年嘗試種了兩畝,凈利潤近萬元,這真是個好項目?!敝焱痛宕迕駰罾宪姼嬖V記者,嘗到甜頭后,他今年種了100畝。楊老軍粗略算了一下,線椒一年能摘4茬,總產預計6000斤以上,除去工錢、苗錢、土地流轉費等支出,每畝凈收入近4000元。
如今,線椒成了任縣農民的“致富椒”,該縣西固城鄉、天口鎮等8個鄉鎮的300多名種植戶紛紛加入,全縣種植面積達1萬畝。線椒種植還釋放出強大的輻射效應,帶動南和、威縣、南宮等周邊縣市區種植線椒約1萬畝。
李海林說:“推進鄉村振興,產業興旺是重點。而農業企業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推動力量,能夠激活一片區域、壯大一個產業、帶動一方農民,線椒是個拓寬鄉村振興路的好項目?!?/span>
得到縣委書記的認可,任少雷的發展信心更足了。